2009中国室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高峰论坛
会议时间:2009年11月24日
会议地点:北京拉斐特城堡酒店
全程活动主持人 王雷 (全军十佳主持人)
林学明:各位设计师朋友下午好,丁总给了我一个很特别的题目,叫我讲集美组的发展,其实这个很难讲,因为我们集美组从我们开始下海到现在,已经25个年头,要把这25年缩短在短短半个小时讲出来的确比较困难,尽我所能,我把我们是怎么样开始从事这个室内设计这个专业,然后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到我们现在的状况是怎么样,我想跟大家一起分享。
在我开始讲之前,先播一段我们集美组之歌。(视频)
林学明:对不起,声音比较小,这是我们公司内部的人编的歌,也是他们唱的,现在就变成我们自己的歌了。在我讲集美组的时候,我想先讲讲集美组成立之前我的出身。
我可能跟在座很多设计师都不一样,我是五十年代人,看上去没有那么老,但是实际上很老,我今天中午跟姜峰一起吃饭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是68年出生的,我说你太幸福了,你完全可以休息五年再干活,因为你太年轻了。
我是文革过来的人,大家都知道有一段是没有上学的,我是77年考上中央美术学院学陶瓷,然后分到广东美术学院,我们那一届有几个同学,都是77年的大学生,到了广州以后,我跟我的同学,现在也是我的搭档之一,我们一起去广州美术学院当老师,当时改革开放刚开始,还完全没有室内设计这个专业,我们毕业那一年有关室内设计这个专业也叫家居设计,也不叫室内设计。我第一次看到有室内设计经营的项目就是广州的白天鹅宾馆,那个时候我看到了很激动,也许那个项目是促使我改行的很重要原因。
正好广州美术学院也要开始创办室内设计专业,所以当时就安排我去开始考虑如何筹办室内设计专业。在同一个时期,我的老师郑可先生,可能在座各位都没有听说过,已经去世了,这个老先生是咱们中国唯一一个去过鲍化斯学院学习的老先生,当时他到广州去,我就接待他,我就带他去看白天鹅,看一些新的设计,广州当时有一点从香港吹过来的蓝风,我记得我给郑先生倒了一杯咖啡,那时候我还不会倒,就拿一个玻璃杯给他倒,他太久没有闻到咖啡味道了,太急了,一喝下去之后,就溅到他的眼镜上面了,我印象特别深刻。他在北京太久了,他是解放初期在香港卖到他的设计公司,然后全心全意回到祖国报效祖国的知识分子,结果57年打成右派,一直受到歧视,到我们77级入学的时候才有机会教授学生,我到他家里看他,他在煤炉的炉灰底下掏了两个浮雕给我看,做的真棒,一个是蒋介石的,一个是孙中山的。
就是这个老年人很执着,他在广州喝的那个咖啡让他想起他年轻的时候,他说林学明你赶紧办一个设计公司吧,你办了公司我就来跟你干,我当时没有听懂,我很后悔,我当时想,如果能把这个老先生接回广州,肯定是最大的幸福了,也做了一件好事,能让老人在晚年也可以尝到设计的这种喜悦。但是最后没有。
他83年走了以后,我一直在想,怎么办一个设计公司呢?那时候没有人办设计公司,也不可能办一个私人设计公司,所以郑可先生的那番话是刺激我决心走向社会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钱。我有一次在顺德,那个小镇叫勒流,我帮乡镇企业设计玻璃砖,那时候我们偷偷从美术学院跑出来做的,那天早上吃早餐,请我们去设计的农民,真正的农民,脚上都没有穿鞋的,穿的很脏的西装,领子都是发亮的,吃完早餐他抢着买单,他掀开那个包,有很多人民币,每一张都是10块的,一叠一叠,那一叠就是一千块钱了,那很多了,我那时候工资是86块钱,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人民币。
我就想我们是一个知识分子,他是一个农民,为什么他的生活那么富足,我们前一天晚上吃饭,我们吃鱼羹,那个鱼肉都是一小勺一小勺的放到那个锅里,人家都是用那个大铲子放进去,如此豪气,我想这也是让我走向社会的原因。
我觉得我们学习这么多东西,老先生都是从海外留学回来教授我们,没有理由我们不可以致富,所以因为这几个原因综合在一起,再加上社会在变革,社会在进步,有我们创业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84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了有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就是我们要走出这个社会,冲出校园,冲开体制的约束。
大家看到这个照片,是我们刚开始的时候,84年成立的照片,站在中间的是我,我们那时候是时尚青年了,我们穿的袜子颜色都不一样,喜欢穿很短的裤子,像马拉多纳踢足球的感觉。那个时候我们三个年轻老师,中间是我,旁边是屈华风,旁边是陈昌星,我们是同学,下面是我们的学生了,梁建国,曾子君,李悦林,这是最早的,当时美术学院说要我们创办一个教研组,没有地方,就给了一个广东人民艺术学院舞蹈系女生的厕所,大概40平方米左右的厕所,给了我280块钱,就从那个时候开始创业。
后面我们就已经开始发财了,那时候接了几个小活,赚了点钱,我们就在外面平地上面盖起了第一栋叫集美的小楼。
当时你只要愿意把知识跟社会接触,你跟社会结合,你就很必然的就会有收获。我们成立的一个教研组不到一年,我们就买了车,然后盖了一个小楼,然后资助学校三年级的学生打羽毛球,那时候我们已经开始有品牌意识了,集美设计,我们买了这些衣服,很便宜的,几百块钱,然后学生穿着去打羽毛球。那时候就开始尝到设计带来的甜头,也尝到设计可以创造财富这样一种甜头了。
87年,那个时候正好是85风潮以后,开始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开始清算一些所谓国家干部炒更赚来的所得,开始清算这些收入,那时候我们有点怕,我们几个伙伴就开始计划出国了,觉得在国内没有前途了,临走之前,就觉得要把我们84到87这几年做的事情向社会交代。那时候正好广州有一个叫环境设计第一会展,当时是在广州一个公园,这个场地费要5000块钱,没有一个企业拿的出来,我们就承担了,我们能拿出来,然后就拿了第一个展位,那时候就开始有人认识我们了,那是我们临走之前的合照,那是我们创业第一个阶段,我们当时感觉好象改革开放失败了,要跑了。
上面那张照片是87年之前,下面是92年,我们当时在海外听到邓小平南巡的消息,很激动,感觉这个祖国第二次改革开放又来了,我们觉得应该回来。因为这个照片很老,下面是黄颜色的,上面是红颜色的,一个深红颜色的,下面是我们回来以后的新的组合,那个时候有十个人。
92年的时候,我们在美术学院里面有一个小楼。而且当时我记得我们接了一个当时在国内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设计活,在东莞一个银城酒店,如果我没有记错,当时在国内设计费应该是最高的,1600多万设计费,5万多平米的建筑,到现在我还没有拿过这么多的设计费。那个时候有很多原因,第一个的确广东那时候开始暴富了,第二个,有这种暴富的顾客,也有我们这种不太负责任的设计师,那时候甲方就说怎么豪华怎么整,我们就说,只要你放手让我做,我就把最好的酒店做出来,那时候不知天高地厚,那是一个最庞大的工程,在国内如果说由国内设计师承担的第一个五星级酒店,这个应该是第一个,之前很多都是国外的,香港的,这个是我们独立完成的五星级酒店,当时也拿了很多奖。那时候我们对设计很大程度是受市场的牵引,比较配合业主追求财富的。
这个项目做完以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包括设计界的,包括艺术界的,包括酒店业的都有参观,甚至很多设计师去学习,当时我们老院长张丁先生,他们也都专门从北京飞到广东,开了一个研讨会,阶段性的回顾我们集美组的工作,当时学校对我们这批人还是挺关注的,一直在跟踪我们同学在社会上的发展。这些老先生他们都有像鲍化斯的理想和报复,当然他们年纪大了,他们就只有希望他们的学生能把这个理想发扬光大,所以我们也一直有这样的抱负。
到2000年交界的时候,我们有一个新的发展思想,我们觉得在室内设计,如果不是跟建筑有一个很好的配合,或者跟景观有一个很好的配合的话,做起来也挺难做,所以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就成立了一个建筑设计部,正好我们一个朋友叫齐胜利,他们在比利时学建筑回来,就由他牵头成立一个建筑部。所以从那时候开始,我们设计的项目,很多都是从规划开始,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这样有什么好处呢?一个好处就是说,很容易能在设计一开始就把握住主题,而且由这个主题去延展出来,根据酒店使用需求,使用功能需求来延伸到建筑,那么建筑反过来是为了配合室内空间,这样做,我觉得也非常好,所以从2000年以后,我们做了好几个项目,一直到现在,都是从规划开始,然后根据甲方的要求,我们提出一个设计理念,根据这个理念搭建室内空间,再从室内延展到建筑,再延展到建筑的外部。
到2002年的时候,我们完成了当时长虹酒店第一期,第一期原来建筑是一个莫泊兹设计的建筑,也是我非常敬仰的一个大师,当时这个业主也请了很多设计公司,但是都不满意,后来请我去,我跟他谈了半个小时,就签了这个协议了。他说林学明,我不给你任何约束,但是有两个条件,第一你要符合国家五星级酒店的规范,第二,你要有你的创意,你自己的规划。所以我就结合设计师原创的基础上面,再结合酒店必须的规范,我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就设计出好的作品来。这个作品出来以后,也是拿了很多奖,社会上也引起很大的轰动,他在国内创造了一个比广州任何一个地方房价都要高的售房记录,它的建造成本只等于其它酒店的三分之一,这就是我觉得创意的价值。
这个酒店第一次接待客人的时候,是广州市政府请的广州外国领事馆驻广州的总领事,这28个总领事一致称赞,当时就给这个投资商一个很大的定心丸,所以我们这个酒店是创造了一个奇迹,01年年底开业,到03年非典的时候,酒店受到一点挫折,到04的时候,他的老板见到我,说,林学明,如果不是非典,我这个酒店就赚回来了,仅仅两年而已,六万多建筑面积,三百多客房,我觉得这个就是创意的价值。
这是我们在美院里面原来设计的小楼,很多人说叫小红楼,到02年的时候,我们又是一个转折点,02年的时候。我们在更多思考,室内设计如何跟家具,跟陈设的艺术品要很好的配合,你才是完整的室内项目,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就成立了一个高居中心,就是可以展示出售我们家具的设计,这是我们一些产品设计。
到2003年的时候,我们搬出了美术学院,彻底解脱了体制的约束,我们就像一匹野马了,走入社会以后,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不受行政干扰,我们是绝对的经营的自主,我觉得作为一个设计企业来说,特别是作为一个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就特别注重与国外的一些设计师的交流,这两张照片都是一些国外的设计师。
2004年的时候,我们北京公司开张,上面是在中央美术学院我们一次获奖情况,这是北京公司开业。这是我们一些在海外的考察,在北欧,在美国,加拿大的一些考察。
2007年的时候,我们成立了中国陈设艺术委员会华南地区分公司,虽然说我们这批老师现在也都还是广州美术学院的老师,中央美术学员,城市设计学院的老师,我们在完成我们自己的一些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兼任城市设计学院主题设计师的教授,我们也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任务。
前一段时间,一位艺术评论家到我们公司去看,最后在会上给我们一个评价,他说,你们这帮还是有相当高的人文追求和理想追求的一群设计人,这个评价还是比较准确的,的确作品虽然不多,但是我们还是不断追求。
这是我们最近完成的长龙酒店的第二期,这个项目是很巨大的,22万平方米的酒店,我们从建筑、室内设计,室内艺术陈设品全部都是我们做的,我们一共花了一年半时间,连设计带施工完成。从2007年5月份开始,到08年12月份交给业主使用,那么现在这个酒店在社会上反应也是非常不错的,希望得到有机会到广州去,给我们提一点意见。这是一个以艺术、生命、自然为主题的酒店。
这几年我们做了很多关于本土设计的反思,刚开始给大家看我们96年设计的项目,就是广东银城酒店,当时我们做完以后得到很多荣誉,但是最后我们反思,这个项目其实如果我们靠工程的造价去达到一定的效果的话,我觉得这个是对我们设计人的侮辱,设计应该为社会创造价值,带来价值,而不应该去消耗社会有价值的资源。所以我们在2002年以后,我们举办了一系列的有关本土设计的研讨,还有我们做了大量设计实践,我们在探索中国人居方面,也做了一定工作。在郑州、广东、浙江、北京,我们都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做了很多项目,包括北部9号等等。那些项目我们在想,通过不同地域,不管是北方、南方、中原、长三角、珠三角,我们一直想在不同地域里头做出一些有中国文化代表的一些项目。
09年以后,我们正好有一个机会,我们搬进了一个更大的地方,现在公司办公地方大概有6000平方米,是原来一个罐头厂,我们改成红砖厂,是艺术创意园区,我们最近刚搬进去。
搬进去以后,我觉得我们集美组要解决更大的一个问题,就面临一个更大的挑战,集美组是一个品牌,我们如何把这个品牌能够延续下去,因为人终归要老的,我们也不想我们辛辛苦苦创立的这样一个品牌,在我们老的时候就消失了,我们希望这个品牌能够继续发扬光大,能够有更多年轻人一起发扬这个品牌,所以换了新的地方以后,给我们带来一个更大的思考。
这是我们设计室的一角。我们提出一个口号,就是“work is joy”,快乐工作。我的演讲就到这,谢谢大家。
提问:林老师听您的经历很有趣,我想提一个问题,也是设计师关注的问题,但是也比较敏感,就是您公司具体管理方式是什么样子,如果您愿意的话,我们希望了解具体结构和利益分配上的事。
林学明:我们最近在讨论一个问题,就是设计如何把它产业化,我们提出这个问题,就有一系列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做研究,因为设计师本身就是从事创意工作的人,或者说他本来就是一个艺术家,这些人这些群体是特别不愿意受到很多行为和市场约束的,但是作为一个企业,它必须要约束。
我们原来在一起的时候,是工作室的时候,只有几个人的时候,我们可以不需要什么样公司的条条框框,也不需要规范,喜欢就工作,但是我们现在也是说工作要快乐,但是这个中间有一个过程,一个企业必须有一个企业化的运作,必须要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有能力,你才能是一个比较大的公司,在这里边,我们也经历一个很痛苦的阶段。首先第一个,你是老板,你不能说我想上班就不上班,我有很多朋友也是设计师也是老板,他们都是下午才上班的,晚上泡酒吧,早上睡觉,中午上班,晚上开会,我是最反对这种工作方式,我是7点半一定要起来,9点钟必须要在公司,你要在同事没有来之前第一个赶到公司。这样我就觉得你就有说服力。还有你公司必须要有一个非常核心的,非常能吃苦的,非常不计较的一个核心团队,你有这样的核心团队的话,你也不怕员工流失,他走我给他开欢送酒会,他出国我也欢送,他出国深造以后他也会回来。公司要规范,也要有人性化的一面。
我的另外一个搭档叫陈山青,他比较喜欢吃,我们搬进创意园以后,地方很大,他就做了一个餐厅,专门适合自己的,那个桌子有六到八个椅子,每天晚上吃饭他就把朋友叫过来吃,我觉得这就是人民公社。所以企业要有多种的运作机制,很多一些设计骨干,你很难去衡量他的工作时间,或者给他一个固定的酬劳,那么这里边你必须得要有一个比较灵活的机制去激励这个企业骨干。
公司发展到一定时间,如果说这个品牌跟你个人仅仅联系在一起,你退休这个品牌也退休了,那就不需要企业管理了,但是如果你想让这个品牌社会化,或者为社会做贡献的话,你必须得企业化,你老板本身必须得受到这个约束。
丁琦:刚才天文说的问题其实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林老师做了解答,叫规范与人性,公司没有规范肯定有问题的,但是设计这个行业确实规范比较少,集美组做了比较好的尝试,加上合适的人性。第二个项目组怎么分配,太敏感了,税务部门知道也不太好,所以就不讲了。
这20年集美组已经成为中国室内设计界一个招牌,应该说林老师也好,陈老师也好,包括以往在一起合作的伙伴们都作出了贡献,我们大家把掌声献给他,感谢他作出的贡献。
现在有请上海黑泡泡建筑装饰设计公司总设计师孙天文先生上台演讲。孙老师演讲题目是《设计心理学探究》。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装饰协会(www.ccd.com.cn)承办单位: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ccddesign.cn)
意大利蜜蜂瓷砖
大会组委会成员
主任:刘晓一(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秘书长)
副主任:郑曙旸(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
张世礼(原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长)
秘书长:田德昌(中装协设计委员会秘书长)
田万良(中装协信息咨询委员会秘书长
报名须知
活动时间:2009年5月——2009年11月
报名时间:
2009年5月27日开始接受报名,2009年9月30日截止报名(以当地邮戳为准)
备注:
1、参评作品的项目所在位置、设计师的国籍、隶属机构不限,除学生类别外,其余类别都必须是2009年8月31日前完成的室内设计工程项目。
2、请务必完整详实的填写参赛报名表
报名地址:
组委会: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六号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一号馆四层339室(北京5403信箱)
邮 编: 100028
联系人: 孙 明 马仁俊 季 娜 邢丽佳 刘 剑
电 话: 010-84600847/46/841/45
传 真: 010-84600848
E-mail: cbdainfo@yahoo.com.cn
大赛组委会及报名方式
方式一:网络下载 大赛指定下载网址:
1、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www.ccd.com.cn
[报名表下载]
2、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官方网站
(www.ccddesign.cn)
方式二:电话索取
大赛指定咨询电话:
010-84600847、84600846、84600841/42/43/45
方式三:当地协会、各地方建筑装饰协会
报名费用
1、参赛收费标准:
每套参赛作品需支付报名及展板制作费用800元。(学生参赛作品免费;拥有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员资格及室内建筑师、设计师执业资格证的设计师按照每套参赛作品400元收取)。
2、缴费方式:
请各参赛单位及个人在银行汇款单上注明“2009中国室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大赛”字样。
开户名: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开户行:北京银行甘家口支行
银行帐号:01090315500120105251830
大赛官方网站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www.ccd.com.cn | 中装协设计委官方网站 www.ccddesign.cn |
首席媒体
战略媒体
支持媒体
视觉中国 | 新华网家居频道 | 颐家家居 | 网易家居频道 | 央视国际网 | 家天下 | 微软MSN中国 |
家宝网 | 北京晨报 | 中国房地产报 | 中国建设报 | 北京晚报 | 《装饰设计师》 | 新京报 |
中国现代企业报 | 中国商报 | 国际商报 | 北京青年报 | 法制晚报·《北京家居》 | 北京娱乐信报 | 陶城报 |
时尚报 | 中国家装家居网 | 《楼市·奢华居室》 | 《时尚家居》 | 消费日报 | 人民日报 | 《数码设计·CGW》 |
上海电视台 | 新民晚报 | 新闻晨报 | 东方早报 | 青年报 | 劳动报 | 上海商报 |
上海房地产时报 | 建筑时报 | 上海商情 | 篱笆网 | 上海团购网 | 我爱我家网 | 家家网 |
装潢建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