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室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高峰论坛
会议时间:2009年11月24日
会议地点:北京拉斐特城堡酒店
全程活动主持人 王雷 (全军十佳主持人)
姜峰:很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一起见面,分享一些设计体会和感受。这已经是我这一个月第三次上北京了,上一次也是中装协的活动,20号,回去待了三天,又到北京来,可能月底又到北京来,越到年底北京的气氛越来越浓烈,对于我们设计师来说,又多了很多难得的相聚的机会。
首先给大家汇报一下,现代商业综合体的一个强大的复合效应,第二个就是酒店加商业的五大价值。第三个就是酒店加商业代表城市发展趋势。第四个现代商业综合体的设计要素,第五就是商业中心的设计原则,第六个就是国际酒店发展趋势,最后就是商业综合体的案例分析。
酒店、购物中心,这两个原来不相干的产业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紧密结合在一起,酒店能提升某一区域的商业价值,商场可以为酒店提供多元化的功能补充,从而实现酒店和商业互补共赢的目的,这个现在被更多地产界的人士所掌握,现在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宁波、深圳、广州,越来越多综合体的商业项目陆续出现。
第一个,现代商业体的强大的复合效应。从经济学的效益看,物业价值不仅取决于物业自身的价值,还有周边的附加值,我们把多功能融合到一个综合体内,就实现了更多的价值,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放大效应。这个已经是共识了。像住宅、酒店、写字楼这种产品,能把他们集中在一起,应该说是现代商业综合体的发展趋势。我们说纽约时代华纳中心,香港AFC等等,都可以看到这种商业综合体的出现。涵盖酒店和商业多种形态的综合体,同时也是未来发展趋势,也是成为城市的地标,更容易成为区域中心。
酒店加商业的五大价值,我简单说一下,一个是投资价值,服务价值,名流价值,效益价值和商圈价值。最典型的北京华贸中心,里面有著名酒店,利兹卡尔顿和万豪,里面也有公寓,我一个同学就买了后面的公寓,这个升值潜力非常大,就说明依靠这个综合体就提升了这种商业价值。
第三个,酒店加商业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发展趋势。我们知道,香港的商业地产大发展时期是香港人均GDP在5000美金的时候。我们国家人均GDP不到3000美金,应该说,新一轮的商业地产的升温不仅促动了投资者经商的热潮,同时也极大的带动了酒店的需求。酒店和商业综合体的出现代表城市发展必然趋势。建筑功能的深度的融合使产业链也聚集在一起,聚变了巨大的能量。酒店落户对未来商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商业发展也补充了酒店的功能,也促使人们消费的增长。实现了共赢的局面,所以酒店加商业代表城市发展必然趋势。
第四个,现代商业综合体的设计要素。现代商业综合体应该说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可能有的设计师还没有接触到,我们公司比较幸运,这几年一直在做现代商业综合体的设计项目。这种设计项目对设计师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需要设计师从更宏观,更整体的角度把握全局,既要体现出酒店商业的不同特征,又要让两者统一在大的综合的框架内,酒店和商业综合体的共性要素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个动线规划设计,第二个中庭设计。第三个店面和橱窗设计,第四个导购系统设计。第五个配套设施设计。第六个商业灯光设计。第七个艺术陈设设计。
我们说商业空间是流动空间,这个动线包括顾客动线,商务动线和商品动线,如果没有良好的设计,你这个产品再漂亮也有问题。
中庭设计,我们知道这是我们空间当中最能体现我们整个项目的一个地方,所以中庭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
店面和橱窗设计。导购系统设计。配套设施的设计。商业灯光设计,这里面重点提一下商业灯光。主要包括一个基本照明、装饰照明、和特殊照明。基本照明主要满足光度的要求,特殊照明主要是突出商品特质。装饰照明主要突出空间的设置。这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有就是艺术品陈设设计。
商业购物中心的设计原则,我想说一下,这在我们国家是新的设计类别,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同时也有一个原则可以供我们遵守的原则。第一个就是合理控制商业规模和风险,不建设超过20万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同时前期的软性投资,包括设计费要占整个投资的10%以上,这说明商业购物中心的规模。
第二个,餐饮在购物中心总的营业面积当中承租面积最大,平均占有承租面积25%以上,所以在餐饮安排上,应该按照多点多层的原则,应该安排在顶楼,这样可以吸引人流。
第三个,不允许在购物中心中出现任何一条阴阳街,就是一边有商铺,一边什么也没有,这是一个忌讳。
第四个,充分利用电影的优势,尽可能将电影院设置在低层,出口设计在高层,引导人流往上走。我们最近做的几个大型项目,都是电影院作为购物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各位在十一期间都看了很多国产大片,发现购物中心里的电影院生意特别好,同时也拉动购物中心的消费。
第五个,就是多主力店原则,尽可能使购物中心每层都有核心主力店,当然这里面还有细节,包括主力店的分布,分布在两端还是中心。
第六个,就是不一定把停车场放在地下,而是将停车场进行多层设置,进行人流引导,这个像香港的海港城,深圳的华人万象城都是采取这种方式,把停车场多层次布局,这样让人可以很容易到达各个楼层。
第七点,购物中心设置大型的电视屏幕,形成人流的焦点效应。
第八,就是弧形的中庭设计,形成购物流动空间,同时弧形的这种商业动线创造了购物中心丰富的视觉空间和愉快的购物体验。我们可能清楚,在以往,我们接触的商业空间里面,大部分采用的是直线,近期商业空间越来越多采用的是弧形的平面布局,像北京金融街的购物中心等等,弧形的空间布局应该说适应了人们对新的空间场所的视觉审美的需求,应该说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第九个,就是多中庭设计原则,鼓励层间运动。
第十,将餐饮场所设置在溜冰场的上空。我们知道现代商业购物中心有几个大的主力店,包括电影院和溜冰场,溜冰场可以说是商业购物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把餐饮和溜冰场结合在一起,是一个良性互动,既丰富餐饮流量,同时对溜冰场也产生一个充分的空间效果。
十一,重视洗手间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运用设计的元素,我们很多设计师对洗手间的功能上都非常重视,不仅功能上很重要,装饰上也要达到很重要的标准,所以洗手间也是我们设计的重点元素。
第六个大问题,我想谈一下国际酒店的发展趋势和中国酒店的设计方向。应该说,新一轮的世界级的酒店设计已经开始慢慢在下坡路了,这一轮整个世界范围内,纽约、东京、巴黎、北京、香港这些国际化大都市都涌现出很多新的引领国际潮流的五星级六星级酒店,虽然他们不同地点,不同规模,但他们都呈现出一些共同特点。
国际酒店发展趋势,我想谈这么几点,第一个多元化,个性化,全面化的豪华型,主题性精品类酒店共存。以往我们只注重豪华酒店,今天人们审美发生了变化,这种主题型的,精品类的,甚至低造价的酒店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所以说这是一种共存的局面。
第二个,设计更加体现地域文化,我曾经代表前年去到东京,住在东京的半岛,东京的半岛酒店,虽然半岛酒店是国际化品牌,但是整个酒店风格完全是跟日本文化相结合的酒店,所以你丝毫感觉不出来他是在北京或者在香港也有的酒店,他已经跟日本当地文化紧密融合在一起,所以设计应该更加体现一个地域问题。
第三个就是时尚而简约的设计,清新并有文化底蕴的构想。
第四个,就是科技发展为文化带来新的亮点,我们做酒店设计很多设计师都清楚,我们做酒店设计和客房设计里面运用了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特别是科技为酒店设计带来新的亮点。
第五个,就是景观视线成为新的设计要素,以前我们设计酒店总是希望大堂酒店的背景有壁画,浮雕等等的,今天已经发生了变化,北京和香港的一些高层酒店都是把总台设置在整个酒店高层的顶层,总台背景是无限延展的城市轮廓,这也是发展趋势。
第六个就是多菜系,开敞式厨房。
接下来中国酒店设计方向,我想从这两个方向谈,跟顾总谈的也是不谋而合,就是酒店就能流线分布,使空间布局更为合理,就希望我们设计师更多沉下心来更好的研究酒店空间布局。
第二个,营造环境很重要,但是舒适度更为重要,大家可能都有感受,可能某一个酒店装饰非常豪华,但是隔音系统非常差,隔壁声音非常容易听的到,走廊声音非常容易听的到,这就破坏人们住在酒店的舒适度,不能满足私密性的要求。所以我们与其把精力花在造型这种繁杂的方式上,不如我们潜下心来研究酒店的舒适度,这个是更为重要的。
第三,材料运用颇为讲究,今天我们如何运用更低廉、更环保的材料创造一个更舒适更美观的酒店。前几天中装协也举办了一个绿色环保的主题论坛,大家也都谈到了绿色环保,从材料上怎么推敲,怎么运用设计,我想这对于我们今后室内设计师来说,在材料运用上,应该更多这方面的思考。
酒店的设计要点,主要是三个,一个是大堂,餐厅和客房,这里面大堂我讲的不是追求豪华,而是要与酒店客房数量匹配,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创造一个更加温馨舒适的空间,所以我觉得大堂空间一定要适度。
第二个就是餐饮,餐饮是酒店不赚钱的部分,但是又是不可缺少的,如何把餐饮控制到一个规模,这也是需要讲究的。
第三个就是客房,客房是酒店最赚钱的部分,也是集中了各种功能要求,它的闪光点也是在客房部分,以往我们设计师觉得酒店客房很简单,不去重视,最近我们接触到几个国际品牌的国际酒店,酒店管理公司非常重视客房设计。
最后,我想给各位讲一下几个案例。其中一个案例就是日本东京的midtown。可能各位也去过日本,到东京之后,大家必去的地方就是六本目的midtown,这已经成为一个景点。
这是原来日本东京港区的多用途开发项目,整个项目是54层高,地下有五层,高度是248米,里面设有酒店,商业,文化空间,住宅,写字楼等,45层到53层是著名的国际酒店品牌,利兹卡尔顿。下面是舒适温馨的商业,这是整个商业的平面图,这是外观。
我们看到日本的高层建筑,即使再现代也会加入一些民族的语言在里面,让人感觉到一种亲切感。这是一个空间部分,这里面正在做最新的产品展示,这是一个景观设计。
这是midtown里面的商场,人流也是众多,成为东京的亮点,它的几个中庭都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这是商场的入口处。这是横跨的一个廊桥,廊桥上做了发光体,采用日本的和纸,应该说也是非常有特点。
这是midtown里面办公楼的大堂,因为是一个综合题,所以办公楼也是占有很重要的一部分。
这个就是45层的利兹卡尔顿,整个风格应该说是非常统一,每天下午都吸引了众多的名流在这里喝下午茶。客房部分。洗手间。
第二个案例就是美国纽约时代华纳中心。这个项目也是非常著名的,它位于曼哈顿的中央公园的一角,景观非常好,由两栋塔楼组成,这个项目是911之后的第一个商业项目,其种一栋是东方文华酒店,群楼部分是时代华纳中心的商场。这个建筑设计是由美国SOM来做的,整个楼高是229米,这个是时代华纳中心,从这个商场看出去是非常美丽的纽约中央公园的景观。
美国的商业跟日本、香港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考察美国商场之后,发现东西方的文化产生的差距使得商业空间中的整个造型、材料、应用都有所不同,美国商业空间还是追求比较宽大,大家整个流线也是采用弧线设计的。这个是三星的叫做概念店,三星最新的产品在这里展示,并不卖东西,只是一个展示。
这个就是文华东方酒店的入口,另外一栋塔楼,这个项目大家可能从资料上看到过,也是HBA做的五星级酒店。
第三个案例就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我们简称叫AFC。最高的这栋楼就是AFC,这是香港目前最高的一栋商业性综合大厦,分两期,一期是39层,180米,二期是88层420米,也是最高的一栋楼。
AFC是香港世界级金融中心地位的标志,里面包括了商场、住宅、酒店、写字楼多种业态。金融中心是连卡佛冠名的,北京金融街也有,里面是最顶尖的甲级商厦之一,酒店部分也是超五星级的酒店。
这就是商场部分。这个设计也是非常有特点,这是一些日本设计师完成的。这里面也用了很多中国的元素,像这种屏风,进行了简单的提取和抽象。这是办公楼的电梯间。
这就是香港的四季酒店,我们感觉到这个酒店跟整个综合体还是有很多相呼应的地方。这是它的法式餐厅。中餐厅。宴会厅。这是他的服务台。屋顶游泳池,游泳池望过去就是香港尖沙咀的景观。
最后一个就是我们参与设计的深圳的综合体,这个是目前深圳最豪华的利兹卡尔顿。这是大堂吧,中餐包房,这是利兹吧,总统套房,这是客房的走廊,整个艺术品设计是由美国专业艺术品设计公司完成,整个造价将近一千万,堪称国内五星级酒店在艺术品投资最高的一项。这是行政廊。这个项目我们我们前后做了三年时间,商场也在设计当中,近期可能会开业,写字楼已经使用了,中国平安总部在这里,以及星河地产公司在这里,这是写字楼部分的大堂。
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多说了,最后一个益田假日广场,这个在深圳世界之窗对面,由商场和威斯汀酒店组成的,也是我们设计的。
应该说,现代商业综合体在我们国家还是新兴的产业项目,我们从接触到现在也只有几年时间,这方面可能接触的比较早,走的比较早,但是我们也是在一边学习一边提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同行能够做出更好的作品,能够完成更多城市综合体的项目,能共同为我们国家室内设计的发展做出努力,使我们更好的完成我们这代设计师应尽的责任。今天也是再次感谢主办单位和各位设计师。谢谢。
丁琦:谢谢姜总的精彩演讲。姜总今天主题就是商业加上酒店,这也是未来城市的发展,这个问题我们今年七月曾在广州跟姜总讨论过这个问题,今天时间太短了,他也没有展开讲,现代城市来说,商业、酒店、办公、住宅、社区中心、公园、到访的客源组成了商业城市的主要因素,这些都没有办法说了。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装饰协会(www.ccd.com.cn)承办单位: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ccddesign.cn)
意大利蜜蜂瓷砖
大会组委会成员
主任:刘晓一(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秘书长)
副主任:郑曙旸(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
张世礼(原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长)
秘书长:田德昌(中装协设计委员会秘书长)
田万良(中装协信息咨询委员会秘书长
报名须知
活动时间:2009年5月——2009年11月
报名时间:
2009年5月27日开始接受报名,2009年9月30日截止报名(以当地邮戳为准)
备注:
1、参评作品的项目所在位置、设计师的国籍、隶属机构不限,除学生类别外,其余类别都必须是2009年8月31日前完成的室内设计工程项目。
2、请务必完整详实的填写参赛报名表
报名地址:
组委会: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六号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一号馆四层339室(北京5403信箱)
邮 编: 100028
联系人: 孙 明 马仁俊 季 娜 邢丽佳 刘 剑
电 话: 010-84600847/46/841/45
传 真: 010-84600848
E-mail: cbdainfo@yahoo.com.cn
大赛组委会及报名方式
方式一:网络下载 大赛指定下载网址:
1、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www.ccd.com.cn
[报名表下载]
2、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官方网站
(www.ccddesign.cn)
方式二:电话索取
大赛指定咨询电话:
010-84600847、84600846、84600841/42/43/45
方式三:当地协会、各地方建筑装饰协会
报名费用
1、参赛收费标准:
每套参赛作品需支付报名及展板制作费用800元。(学生参赛作品免费;拥有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员资格及室内建筑师、设计师执业资格证的设计师按照每套参赛作品400元收取)。
2、缴费方式:
请各参赛单位及个人在银行汇款单上注明“2009中国室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大赛”字样。
开户名: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开户行:北京银行甘家口支行
银行帐号:01090315500120105251830
大赛官方网站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www.ccd.com.cn | 中装协设计委官方网站 www.ccddesign.cn |
首席媒体
战略媒体
支持媒体
视觉中国 | 新华网家居频道 | 颐家家居 | 网易家居频道 | 央视国际网 | 家天下 | 微软MSN中国 |
家宝网 | 北京晨报 | 中国房地产报 | 中国建设报 | 北京晚报 | 《装饰设计师》 | 新京报 |
中国现代企业报 | 中国商报 | 国际商报 | 北京青年报 | 法制晚报·《北京家居》 | 北京娱乐信报 | 陶城报 |
时尚报 | 中国家装家居网 | 《楼市·奢华居室》 | 《时尚家居》 | 消费日报 | 人民日报 | 《数码设计·CGW》 |
上海电视台 | 新民晚报 | 新闻晨报 | 东方早报 | 青年报 | 劳动报 | 上海商报 |
上海房地产时报 | 建筑时报 | 上海商情 | 篱笆网 | 上海团购网 | 我爱我家网 | 家家网 |
装潢建材报 |